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3的文章

【MOOC專訪】台大歐麗娟:公正理解傳統貴族

圖片
沒有幾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敢承認自己沒讀過 《紅樓夢》,但有幾個人敢聲稱自己能理解它?儘管如此,每一個版本的《紅樓夢》影視作品拍出來還是會引來批評無數。 每個人眼中都有自己的《紅樓夢》,如何跳出自己的小眼界,從更大的視野理解這部曠世奇作?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認為,閱讀這部經典最重要的是能“超越現有的自己”、“公正地理解傳統貴族”。這次在Coursera上開設 《紅樓夢》MOOC ,她不滿足於講述已有的故事,而是想要教授一種理解的姿態。 果殼網: 為什麼選擇《紅樓夢》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授內容? 歐麗娟:我自1999年6月發表第一篇《紅樓夢》的論文,迄今是14年多。前此主要是做唐詩的研究,此後也一直兼顧唐詩的研究與教學,目前這幾年才完全專注於《紅樓夢》的研究;研究有了心得,在教學單位中自然樂於分享。 可以說,《紅樓夢》的研究與教學並非我的第一選擇,反倒是取得博士學位後於大學任教時的無心插柳,隨後便欲罷不能。這一方面是《紅樓夢》本身的複雜深刻引人入勝,在有了更多的人生體驗與人性解悟,以及足夠的學術訓練之下更能見出其中的奧妙,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不斷發現紅學中有太多問題,還有很大的討論空間,以致這幾年專力於《紅樓夢》研究。 果殼網:能分享下《紅樓夢》中讓你感觸最深的一點嗎? 歐麗娟:若說《紅樓夢》讓我感觸最深的地方,固然不只一點,隨著研究階段的不同,都會產生不同的深刻感觸。以目前而言,感觸最深的則是那個世界固然存在著千古不變的人性,但關於具體存在運作的文化製度、思想理念、生活型態,真的是與我們現代社會迥然不同,但經過五四以來時代與文化的巨大斷裂,我們對傳統所知甚少甚至根本反對,因此很難有貼近的理解,往往只是以我們的標準選擇性地取捨褒貶。這也是包含研究者與一般讀者在內,往往本能地不接受那個時代文化的思想價值觀(主要就是正統儒家思想),因此也反射性地不接受以當時的時代價值觀進行詮釋的原因。 果殼網:作為一名《紅樓夢》的研究者,你在閱讀的時候和一般的讀者閱讀有什麼不同? 歐麗娟:一般的讀者閱讀時重在感性的滿足,而我完全是理性的探索與思考,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,每一個段落都仔細推敲,所以如同哲學家史賓諾莎(Baruch de Spinoza )所說的,對所有情節“不笑,不哭,也不痛罵”,而只是“理解”。 果殼網: 今天的時代和

cMOOC的教學設計與原理

圖片
「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」(MOOC,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)這個名詞並非在2012年才出現,其實早在2008年就由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執行線上課程CCK08後所提出的。 CCK08是「 連結主義與連結的知識 (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) 2008 」的簡寫,這是提供給在曼尼托巴(Manitoba)大學正式上課以及非正式讓任何人免費註冊的線上課程。除了原本教室內學生外,大概有20人付錢取得學分,有2300人單純有興趣不拿學分。 「大規模」指的是有上千名學生同時參與課程,「開放」則是指很多面向的開放,包含 : 使用開放資源軟體、開放給任何人註冊、課程內容開放給參與者增修調整、課程資源開放任何人使用、開放多種進行學習的環境。 然而,起初這門課並沒有預設要成為「大規模線上課程」,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當時參考了他人開設的「 開放線上課程」及自己舉辦的「大型線上會議」 ,再加上新發展的 連結主義學習理論(Connectivism) ,融合為這堂課的進行方式。 「連結主義Connectivism 」 早在2004年,George Siemens就提出 因應不同以往的學習環境,學習理論應有所調整。 首先, 教室以外的非正規學習對今日的學習者是非常重要的。 因為 資訊變動得很快 ,在工作現場隨時都有出現新的問題, 學習將會是持續一輩子的過程 ,只接受正規教育是不足的。 其次, 科技工具會改變人們思考的方式。 以往學習理論提到的認知處理過程現在可以由科技工具來進行, know-how和know-what不如know-where重要 ,也就是知道去哪裡找需要的知識、進而分析和辨識知識間的連結關係。 最後, 機構和個體都是學習的有機體。在今日環境中不太需要個人學習就能有所行動,因為可以從個人知識以外獲得資訊 ,然而以往學習理論只關注個體的學習過程,無法解釋機構的學習對個人產生的影響。 「連結主義」就是一個面對嶄新學習環境,設計出用以解釋和指引學習的理論架構。 群體與科技工具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扮演重要腳色 : 一方面, 學習社群形成的網絡可用以分享資源 ,另一方面, 知識散佈在資訊網絡四處,可以用各種各

xMOOC的教學設計與理念

圖片
隨著主流MOOC平台的推出,2012年被稱為「MOOCs元年」。然而,早在2008年就已經推出以「連結主義(connectivism)」為教學原理的 MOOC課程 。為了做出區辨,2012年的MOOC被稱為xMOOC,其目的為「延展(extend)學習資源給更多人在線上獲得教育」。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xMOOC到底有哪些教學特色。 xMOOC的設計原型 xMOOC的進行方式以及功能特性, 與最初進行教學實驗的大學教師,以及該校根據實驗過程所設計出的平台,有著密切關係。 2011年10月,史丹佛大學的Sebastian Thrun教授和Google研究總監Peter Norvig合開了CS221「人工智慧導論」這堂課 (可以聽聽 Norvig 和 Thrun 怎麼說這堂課)。這堂課的成功引起後續回響,Sebastian Thrun後來也自行成立 Udacity平台 。 這門課吸引160000人註冊,有20000人完成。除了資工專業的人,高中學生、人文學科學生、中年自然老師、退休員工,只要深度了解機率和線性代數,都能來修這門課。修課者平均30歲,65%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,85%有大學學位。 學生 每個禮拜都要在一個網站上觀看新的課程影片,多數課程影片的結尾都有多選題小型測驗,線上會立即訂正。 期中期末考、測驗和作業將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, 作業有時間限制 ,超過時限就會公布答案。 這門課被志工翻譯為44種語言,學生自發性的在FB上形成十幾個討論小組,在Aiqus和Reddit討論版上也有上千個討論,他們每分每秒都能獲得來自世界不同地方提供的解釋或策略。學生之間雖然建立了很不錯的社會網絡,然而老師的回覆不多, 老師只會解決真的有許多同學不會或好奇的問題,由參與者投票得出這樣的問題由老師解答。 Udacity的CS101有相同的課程進行方式。然而它有更進一步的設計,期末考會分成一般題目和標星號的題目, 如果能解決三題以上的一般題目,就會得到課程的「完成證書」,如果能解決更多一般問題,或回答有星號的問題,就能獲得更高階段的證書。 教學設計與理念 多數xMOOC都採取以下的教學設計,分別對應一些教學理念,確保其學習成效。可以發現這些特性許多都受到 Khan academy 的啟發,因此在了解xMOOC之前,不妨先看看Khan academy的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