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14的文章

moocs的測驗評鑑機制

教學、教學,既有「教」就有「學」,老師設計了教材,在台前線上諄諄教誨,學生到底學了多少 ? 為了瞭解學生在課後是否達到老師預定的教學目標,就需要以學習評量測驗一番。然而,MOOCs課程完全在線上進行,來自各方的大量學生又背景不一,這些特色是否代表需要不一樣的測驗評量方式呢 ? 線上環境中的學習評量 在線上環境中,許多實體環境中的評量方式都能應用,像是討論、繳交紙本報告,只是多了影音多媒體、線上討論區、web2.0工具(如podcast, flickr)這些科技可以使用,如果還要更有趣一些,也可以嘗試模擬(simulation)、遊戲或角色扮演。 另外,線上環境讓快速回饋變得容易,學生、 老師、同儕可以更快互通訊息,老師可以在正式課程外的時間適時介入學習過程,學生也能及時發現和反應自己的問題。 不過事情都有兩面,線上環境中老師如果沒有常常關照學生的線上互動,恐怕對於學生的掌控能力會比實體課程更低,令人特別擔心作弊、抄襲的問題。 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出現,可以 出一些需要高階批判性思考才能回答的題目,避免出只要 google 就能找到答案的問題,而是設計需要熟讀多種課程用教材後才能回答的題目 。 另外,還可以 採取「形成性 (formative) 評量」,在學習過程中持續評量並提供回饋 。可以是由學生自我評估或記錄自己的學習心路歷程,也可以由老師或同儕階段性的提供評量回饋。如此一來,除了能持續追蹤學生的發展過程,也能減輕只針對最終成果進行一次性評量的「總結性評量」帶來的壓力。 MOOCs 的線上評量   MOOCs除了是線上課程,還具有「大量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」此特性。由於 學生規模太大,難以由老師個人來一一評分 ,使得評分機制需要特別設計,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非由教師給予的成績。 MOOCs另一個特色是「時間短」、「能吸附學生的力道弱」,因此要注意評量的 次數、配分、難度, 如果作業內容或評分方式太麻煩,可能就會造成很多學生打退堂鼓,而如果作業配分過度集中在某一周、或作業內容與授課內容無關,學生就不一定會照著老師預定的進度學習 。但是老師也不應為了討好MOOCs使用者而設計簡單好完成的評量,最終還是要回歸老師希望課程能達到什麼效果,根據這樣的教學目的來設計評量方式。 如果是 數理方面的學科

以學習者為中心設計的xMOOC課程

每個MOOC平台都不盡相同、各有特色,其中加拿大安大略一所社區大學 Fanshawe Colleg e推出的 Applied Sustainability 課程就走出Coursera、Open2Study、edX以外的獨特風格。 它的特色在於 以學習者為中心出發,將焦點放在學生與其學習 ,與以老師為中心的課程設計、著重老師使用其教學法傳遞知識內容的方式大相逕庭。兩種教學方式各有特色,不過現行xMOOC少見以學生為中心,故在此特別介紹。教育家和老師可以參考Fanshawe發展不同的MOOC課程設計方式,改善現有課程,將xMOOC的品質提升到新的層次。 Applied Sustainability的特色在於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,課堂作業能融入生活 ,因此學習顯得有意義,與生活相關,和學生產生連結。 Fanshawe表示:「透過訪談的方式,可以讓採訪者和學生一同學習,而不是聽專家發表演說。」此方法和多數MOOC平台的課程設計恰恰相反。現行MOOC大多採用與傳統教室大抵相同的教學法,延請各科目的專家授課,尤其是名校的名師,這些名師被MOOC的懷疑論者戲稱為「 超級教授(super professors) 」或「傳聲頭像(talking heads)」,因為他們傳遞知識的方式與傳統教室大同小異,無法即時接收學生的回應。 Applied Sustainability採取的方式則與cMOOC發明人Downes與Siemens在2008年提到的概念十分接近,透過網路進行學習,不靠單一專家,而是運用包括課堂內的學生等各種不同的來源以共同創造知識。 「這種學習方式最可貴之處在 學生的想法、行為與習慣因而改變,並可以在課程結束後也持續發展 ,對某些學生而言,甚至是改變了他們的人生,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都十分讚賞這樣可以真正運用知識的課程。」–詳見 MOOC at Fanshawe 來看看Applied Sustainability的課程敘述:「本課程著重永續發展的實用性與個別性,共有6個單元,包含在不同地區與不同領域的專家訪談討論永續發展的影片。這些單元主題包括:水資源與廢棄物,家,街道與社區,城市與地區,政策與認證,以及你我的社會。」 以下是讓Fanshawe的MOOC課程獨樹一幟的特點。若讀者想更進一步了解詳情,可以上遠距教學網站

德國MOOC平台—iversity

圖片
iversity是德國人創立的免費MOOC平台,2013年10月於德國柏林正式推出,目前尚未滿周年,是相當新的平台,但在歐洲已居領先地位,被視為是歐洲的 Coursera 。 其命名以小寫“i”代表“Internet”,加上取自“university”字尾的“versity”,合成的“iversity”有「網路大學」之意。iversity雖也有與學校及企業合作,但 更常與個別的教授合作 ,這也是和主流美國平台十分不同之處。 另外,秉持著德國人一絲不苟的精神,iversity對品質的要求在眾平台之中也是有目共睹。目前課程主要 以英文及德文授課為主 ,內容涵蓋醫學、電腦科學、經濟、物理、法律、設計、哲學等不同領域。 歷史 2013年,當時還是校柏林洪堡大學(Humboldt University of Berlin)學生的Jonas Liepmann創立了名為iversity的學習管理系統供學校師生使用。2011年, Jonas Liepmann和Hannes Klöpper共同建立了iversity有限公司。 歷經一些變革後,最初的創始人Jonas Liepmann在2013年離開iversity,隨後iveristy.org正式上架成為MOOC平台,Hannes Klöpper也成為公司的董事總經理。 iversity創立之初曾斥資25萬歐元(100萬台幣)打造共計10門的課程,並延請專家及網友票選課程,共計有10萬名網友參與投票,其對課程品質之要求可見一斑。不久後又有新增,來到24門課程,並吸引了10,000 名學生。今年(2014年)的年度目標則是達到開設100門課與註冊1,000,000名使用者。 使用介紹 iversity的網站在設計上 注重以學生而非老師的視角出發 ,頁面設計編排都十分符合邏輯、操作方便。 進入 首頁 後可看到右上角有英文/德文的導覽語言可供切換,點選頁面中間可直接瀏覽所有 課程 。 點選註冊帳號sign up,可以選擇與Facebook或Google+帳號或email綁定註冊。 iversity在開課時間方面和Coursera相似,有固定的開課日期,課程列表包括了熱映中、即將上映、已結束的所有課程,可分開檢索。有些已結束的

MOOCs課程包裝要素的運用功效

葉丙成老師「用生命在賣萌的課程大綱」驚艷了許多小夥伴,紛紛註冊這堂看似有趣的課程想驗證老師的萌度。究竟,MOOCs選課者會受到哪些線索吸引、認為這就是他們想選的課呢?課程該怎麼包裝才會讓老師精心規劃的課程打動更多人呢? 上一篇文章 我們從與三位不同學科的研究生的訪談中,了解他們選課時會影響其判斷的課程價值,以及既有背景對於選課的影響。本文將進一步了解三位受訪者在決定是否選課時,會運用哪些線索。我們綜整了現行不同平台上提供的11個課程包裝要素 :「課程簡介、課程目標、課程介紹影片、開課學校、開課老師、開課平台、課程負擔、授課大綱、先修知識、參考文獻、證書取得說明」,讓受訪者選擇。 最常運用的課程線索   三位受訪者都有運用到的線索為「課程標題、課程簡介、課程介紹影片、開課學校、開課老師、授課大綱、先修知識、證書取得說明、課程進行影片」,學生會根據這些課程線索決定這是不是他要的課程。 如果他們對課程主題感興趣,也覺得這些資訊呈現出的課程內容符合他們對於課程的期待時,就會想要選課。 最常用到的是「課程標題」,許多課程光看標題就可以選擇要或不要,像是理工相關科目若課程名稱是以領域名稱命名,或冠有「導論」二字,便可判斷該堂課為較初階的課程,若課程名稱以專有名詞命名,則可判斷該堂課較為深入。不過,由於課程來自兩岸三地的學校,會有一些專有術語的差異,造成學生誤解,使學生錯過其實自己感興趣的課程。開課者在決定課程標題時,最好能在考量兩岸三地的學生後,取一個可以彰顯課程內容又吸引人興趣的標題。 第二常用的是「課程大綱」,受訪者透過課程大綱來了解課程會涵蓋什麼內容、講述的會多深入。這是三位受訪者都會做為第一個參考對象的線索,如果大綱資訊不足,才會看其他線索。因此老師或課程團隊在設計教學大綱時,務必謹慎考量課程鎖定對象程度、背景,並做妥善的表達。 課程大綱透漏的資訊很多元,會造成影響的主要是「課程內容的鎖定對象」及「課程內容的表達方式」兩種。 課程內容的鎖定對象 如果課程涵蓋到主題的課程內容的諸多面向,有進階需求的學生會認為這堂課不夠專業、不值得花時間上這堂初級課,初次接觸該主題的學生則會認為很豐富、很划算。 自然學科課程的課前必備條件會是影響關鍵,雖然對課程主題有興趣,但文組學生會因為必備條件打退堂鼓。 人文學科課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