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

MOOC大人物(3)-Daphne Koller

圖片
// Daphne Koller 出生於以色列,父親是植物學家、母親是英文老師。在17歲那年完成了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碩士學位,21歲時到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,並在25歲時獲得博士學位。經過兩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博士後研究之後,年僅27歲的Daphne Koller成為史丹佛大學資工系的教授。 Daphne Koller曾經說過,就是這種勇往直前的個性讓她在創辦Coursera時可以獲得成功 。 在學術上,Daphne Koller的專長在於人工智慧在生物科技上的應用,並在2004年獲得麥克阿瑟獎。2009年,Daphne Koller和Nir Friedman一起寫了一本關於概率圖模型的教科書,這也成為他在Coursera開設的課程。 在Coursera的分工中,Andrew Ng負責傳播Coursera的概念和想法,而Daphne Koller則負責和其他大學院校之間的 合作。不過,許多人對於Coursera的認識都是透過Daphne Koller在2012年在TED的演說:「 達芙妮.科勒: 我們從線上教育學到了什麼?(Daphne Koller: What we’re learning from online education) 」,這一場精采的演說超過178萬人次觀看,並被翻譯成27種語言,定義並且推廣了Coursera的精神。 圖一、Daphne Koller在TED上的演講。 這一場短短20分鐘的演講中,Daphne Koller分享了Coursera的使命與突破,簡而言之:「Coursera希望藉由新穎的學習方式(大規模、互動以及學習者導向)來打破高等教育資源稀少的困境」。在演講中,我們不只看到Coursera的突破性修課人數,以及了解Coursera怎麼幫助人們取得成功,更重要的是,我們看到大數據在Coursera中扮演的角色。 就如同Daphne Koller在演講中引述Thomas Friedman所說的:「當迫切的需要突然間可能被滿足時,一個偉大的突破就出現了。」對於Daphne Koller而言,改變並不只是來自免費且優質的課程,更重要的是,要藉由大數據來改進教學、超越現有的講述性質的高等教育。 這同時也是Daphne Koller在Coursera發展時所扮演的角色。像是影

MOOC 大人物 (2) – Andrew Ng

圖片
Andrew Ng出生於1976的英國,早期求學生涯分布在新加坡與香港,接著在美國Carnegie Mellon大學讀資訊工程,碩士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,而博士班則是柏克萊大學機器學習領域大師Michel Jordan的學生。Andrew Ng從小的夢想就是投身於人工智慧的發展,特別驚豔於Jeff Hawkins所提出的單一演算法。他先後和Google以及百度合作,模仿人腦的神經元架構,以深度學習的方式,發展機器學習演算法,開展出新的一片天空。 圖一、Andrew Ng網頁上deep learning的研究圖例。 Andrew Ng和MOOC結緣則是始於人生中的一個挫敗。2002年,Andrew Ng剛取得博士學位,進入史丹佛大學擔任助理教授,這也意味著,他開始從研究員的角色轉換成教師。第一年的成績看起來充滿挫折,在學生的教學評鑑中,Andrew Ng排在史丹佛大學教師的後百分之三十。 有些人面臨挫折並不引以為意,或者,就直接把自己歸類於研究型的教授,然而Andrew Ng選擇面對這些挫折。 為了發現教學失敗的原因,Andrew Ng買了一台投影機放在家中,錄下自己的教學影像,重複觀看。一開始當然慘不忍睹,但是,隨著練習與時間的進步,Andrew Ng的教學越來越受到學生的肯定,在2014年甚至被選為史丹佛大學的前十名教學優良的教師。Andrew Ng在教學上的努力讓他獲得了參與Stanford SEE計畫的機會,最終孕育了Coursera的誕生。 圖二、Andrew Ng在Coursera上開設的機器學習課程。 Andrew Ng希望可以利用開放式教育普及全世界最好的教育,而且,他認為開放式教育未來應該是一連串教育實驗的結果,不必依循舊有教育路線。比如說, Andrew Ng在成立Coursera之前就已經針對「學生互評作業機制」做過研究,在重新設計後加入課程,最終變成Coursera的特色。 同時,Andrew Ng在機器學習上的專長也幫助 Coursera能進行大數據(big data)的分析 。由於所有的課程行為都被數位化加以記錄,因此,MOOC可以更容易的分析大量學生的行為,並以學生的行為導向重新設計課程。舉例來說,如果有一個測驗題有非常多學生都錯了,這有可能是因為題目敘述不清,或是太

MOOC大人物(1)-登場舞台

圖片
史丹佛大學位於美國西岸加州的史丹佛市,位於矽谷的西北方,這一所全世界排名前三的大學,孕育了包含Google、Yahoo、惠普與昇陽等眾多出名的科技公司,也是MOOC浪潮席捲全球的起點。 事情的開始在2008年。那一年,Coursera的兩位創辦人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都還是計算機工程學系的助理教授,而Udacity的創辦人Sebastian Thrun則在史丹佛大學擔任則研究教授。 那時,Andrew Ng接下了Stanford專業發展中心(Stanford Center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)的合作計畫,發展了一套名為Stanford Engineering Everywhere的教學平台,將史丹佛大學數十個工程學科課程開放給大眾。這是史丹佛大學第一次嘗試免費公開的教育方式。 圖一、Stanford SEE的教學平台。 SEE平台就像是MIT的OpenCourseWare,提供所有課程 完整 的教學內容,包含了教學影片、指定讀物、課程講義以及指定作業,並且以創用CC授權與公眾分享。出乎意料的,當時有超過一百萬人次觀看了SEE的課程內容,這鼓勵了Andrew Ng以及其他資訊工程系的教師們進一步探索開放式課程的可能性。 於是,他們開始了MOOC的實驗旅程。 Andrew Ng設立了OpenClassroom以及其他開放教育的試驗網站,並且和系上老師合作探索不同教學設計能帶給學生的體驗。在一連串試驗過程中,Andrew Ng學習到了創業最重要的資產:「失敗」。他們從失敗中學習到,不要把一門完整的長課程切分成15分鐘左右的單元,而應該重新設計成短單元課程;以及不要模仿實體課堂一起上課的方式,因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學習進度與習慣。另外,他們也參考可汗學院調整課程製作方的工具,讓開設一門MOOC課程成為更簡單的事情。 圖二、Stanford OpenClassroom的教學平台。 在2011年,史丹佛大學在兩個平台上開設了三門MOOCs。其中一個平台由Sebastian Thrun團隊設計,開設了人工智慧課程,這個平台之後轉型為Udacity。另一個平台則是由Andrew Ng以及四個學生所開發,開設了機器學習及資料庫兩門課程。此平台

[譯文] 網路學習的下個世代?

「線上教學」有許多不同面貌,可能是同步或非同步的、學生可自行安排上課進度或課程安排每周進度、主要為影片教學或活動主導、免費或收費、模組化與否、以講課者或以學習者為中心。線上教學在規模上很彈性,不論小班授課、大規模授課,或任何規模都可行。在線上課程創新的光譜上,其中一端只是把傳統課程錄影數位化,有時候放置討論區和其他資源補足,或是建立即時線上討論區。鳳凰城大學、卡普蘭大學、以及一些「磨課」(MOOC)平台如 Coursera、edx 和 Udacity 提供了這種「教室錄影」的方法讓講堂面對面再次進行。這種方式雖不見得在教學法上大破大立,但把教學數位化,對老師學生雙方確有價值。 而創新光譜的另一端則更為多元豐富。以 MOOCs為主題發表文章的部落客的出現,證明了不只磨課的機構們以及媒體在推動著教學改革,一般人也逐漸關注起學習和教學。理想狀況是edx和Coursera 等網站不僅提供線上觀看課程影片的功能,更能達到鼓勵的效果,激起教育工作者不斷實驗並創新教學法的慾望。 教室學習經驗的「複製」和這些經驗的「轉型」潛能之間,最大差別不在於技術,而在於學習焦點、對互動性和延展性的強調、以及如何維持課程的質量並減少教學影片製作成本。當教學人員不僅自視為教學者,而是作為設計師、教練、懷抱著特別目標的教學發展團隊的一員時,轉型就發生了。 以下為五種下個世代的不同學習管道,以及第六點:一種更根本的,對於教育經驗的思考。 1.教學軟體 在這種學習模式裡,學生透過網路能夠個別和教學軟體互動,克服實作疑難、練習習題和參與課程活動。這種線上教學模式有時被認為不過是數位化的填鴨教育,其實在更深的意義上,這樣以電腦為基礎的教學比起傳統教學更具彈性,可以視學生程度提供相應內容和活動,同時擁有內建程式即時糾正錯誤、線上家教和解題回饋。 2.社群設計 為了排除遠距教學過程中的寂寞,許多線上課程強調視覺互動和多人參與。互動形式大多涵蓋包括講議、課程聊天室、白板會議、線上研討會、一對一導生教學,同步或非同步小組計畫。這種刺激而創新的社群學習方式包含許多挑戰,學生要面臨一系列難題,透過團隊的腦力激盪、共同研究和溝通去克服。 3.發現與學習 學生要把自己當寶藏獵人,在一個特定範圍裡去搜索學習,精進技能。課綱就是一系列任務清單,有活動

MOOCs on the Move –duoLingo

圖片
當在Google Play上鍵入「Learn English」,我們可以看到上百個APP供你選擇,半數以上的語言學習APP都是免費的,並提供給所有使用者學習。此類APP大多為語言學習軟體的手機版,隨著行動裝置普及以及網路經濟模式的發展,他們走向了一條和MOOCs相似的道路:提供開放、免費的教學資源透過網路給與龐大的學習者。 然而,目前主流MOOCs平台在行動裝置上的努力多為複製網頁版的使用經驗到行動裝置上,較少考慮行動裝置帶來的限制,比如說:有限的螢幕大小、有限的電力以及更短暫的黏滯時間。因此,在本系列的最後,我們用一些篇幅來介紹這種同樣符合MOOC(大規模、開放、線上、課程)定義的APP,duoLingo的出現可以幫助我們重新想像MOOCs在行動裝置上的設計可能性。 duoLingo 是一個語言學習APP,在2011年由Luis von Ahn和 Severin Hackern所創立。對於英語使用者而言,duoLingo提供了包括西班牙語、德語、法語等一共八種不同的語言學習。使用者可以設置每天要進行的練習量,而系統將透過手機與電子郵件提醒使用者,若使用者有任何進展也可以與朋友分享。 圖一、duoLingo的介面,左圖是可以學習的語言,中間是練習提醒的設置,右圖是成就的分享介面。 不同於其他語言學習APP,duoLingo不強調字彙的大量記憶與題型的反覆練習,反而希望藉由語言以不同面向的不斷重複,提供學習者如同母語的生動學習環境。為了達成上述目標,duoLingo設計了如同RPG遊戲的互動方式,藉由回答問題來通過關卡,同時以扣除血條的方式限制答錯次數。這種設計讓使用者可以同時透過聽說讀寫學習語言,而非單調的比對正確的兩種語言文字。 在duoLingo中,所有的學習進程被切割成多個關卡,藉由挑戰關卡,使用者獲得經驗值,這些經驗值,可以到商城中購買道具以及裝飾的服裝。考量到有些使用者的程度較好,duoLingo還在每個學習階段設計捷徑,讓這些使用者有跳關的機會。目前MOOC同樣可以讓學習者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單元,但是卻缺乏duoLingo關卡的趣味性。 圖二、duoLingo的介面,左圖是可以關卡的設計,中間是測驗的進行,右圖是可以用經驗值購物的商城。 有鑑於人類的記憶

MOOCs on the Move –輔助app

圖片
除了MOOCs平台提供的應用程式之外,也有許多可以幫助MOOCs課程順利進行的輔助APP,像是協助跨平台檢索、時間與作業管理。在這一篇文章中,我們將介紹三個Android平台上的APP:MOOCs4U、Studious以及My Study Life。 MOOCs4U :跨平台的檢索與搜尋系統 MOOCs4U是一個用來搜尋MOOCs的APP,就像是實體課程中的選課系統,使用者可以在此簡單的跨平台搜尋MOOCs,獲得課程資訊。 圖一、MOOCs4U的介面,左圖是MOOCs新聞(MOOC New)、中間是課程搜尋(Search)、右圖是依據平台的分類檢索(Platforms)。 MOOCs4U收錄了包括Coursera、edX、Udaicty、FutureLearn、Open2Study以及iversity六個MOOCs平台的課程,使用者可以從平台分類瀏覽各平台開設的課程,或是透過課程關鍵字搜尋關注的課程。 對於MOOCs的使用者而言,MOOCs4U除了可以幫助你在茫茫課海中找到自己需要的MOOCs課程外,也會提供最新的MOOCs新聞,讓使用者能掌握MOOCs的最新進展。這樣的APP很適合當成選課時的參考依據,讓想要學習特定知識的使用者減少探索時間。 Studious :課程時間與作業管理 Studious的介面設計以課程作為主體。 使用者可以自行加入正在上的課程,標記課程開始與結束的時間點、附上自己對於課程的加註,甚至能設定手機及平板在課程進行時靜音或震動,避免上課時被干擾。課程一旦設定好,將會顯示於日曆上於上課時間提醒使用者,如圖二所示。 圖二、Studios的介面,左圖是主要頁面顯示課程,中間是加入課程的設定而右圖是日曆的課程提醒。 另外,Studious也可以讓使用者以條列式方法加入作業、測驗,或是記下文字筆記,這些都會根據課程分類展示在螢幕上。 My Study Life :課程管理 My Study Life是另一個課程管理APP,不同於Studious以課程為中心的編排,My Study Life則是以時間為主,其功能分成四個區塊:今日提醒(Today)、任務(Tasks)、課程(Classes)以及測驗(Exams),如圖三所示。

MOOCs on the Move–Udacity、Udemy

圖片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介紹了Coursera和edX這兩個MOOCs平台在行動裝置上的發展。edX和Coursera的共同特色就是:他們提供一個MOOCs的平台,並且結合許多有公信力的機構(大學與大公司)開設高品質的課程。不同於Coursera和edX這種平台導向的架構,Udacity從平台的提供到課程的設計一手包辦,雖然限制了課程的數量,卻也提供更佳的內容控制,因此,Udacity能夠根據課程內容與工具設計專屬行動版本。 圖一、Udacity行動版的介面。 一進入Udacity行動版,顯示的是所有課程的圖示(圖一左),在點擊圖示後,你可以觀看課程介紹(圖一中)並選擇所要選修的課程,並且觀看線上的課程影片(圖一右)。值得一提的是,Udacity行動版將測驗整合進入課程影片(圖二),並標示不同屬性的影片(圖一右),在標示有Execise的課程影片進行到一半時,會進行小型的測驗,並以跳窗的方式顯示提示與結果。這樣的設計,能夠增加和學生的互動,並且即時的確認學生的學習狀況。 圖二、Udacity行動版的影片測驗內容。 除了即時的影片內嵌測驗,Udacity還提供了程式即時編譯的整合介面(圖三),透過這個介面,你可以直接在Udacity行動版中進行程式(包況網頁原始碼)的編譯,透過右下角的Test Run測試編譯結果。 圖三、Udacity行動版的程式編譯介面。 和edX與Coursera相比,Udacity不論在介面的設計或是功能的實作上,都更加完整,使用時不會感受到任何障礙,可以維持一致的使用者體驗。不過,Udacity付費課程的助教即時幫助,然而筆者並沒有修付費課程,因此無法知道該服務如何於app提供。 Udemy則選擇往另外一個方向發展。Udemy提供一個沒有開課限制的MOOCs平台,因此所有人都可以在Udemy開設並且販賣MOOCs。這樣的想法類似edX和Google合推的MOOC.org,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MOOCs的開發、豐富MOOCs的內容。 圖四、Udemy行動版的介面。 因此,進入Udemy行動版的介面後,就可以看到許多販售的課程(圖四左),多數的課程都不太貴。我們選擇一堂免費的課程進行測試,在課程頁面中分成四個項目:「講座

MOOCs on the Move – edX、Coursera

圖片
隨著手機、平板的普及,改寫了科技生態,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。根據聯合國的統計,在2014年年底,行動裝置的數量將超越全世界的人口數量,在世界上許多地方,人們不一定有網路,但是卻擁有手機與行動網路,因此,如何將MOOCs中龐大的資源觸及這些人群,對於MOOCs平台的經營者來說,是一個重要的問題。 把原本網站的內容移轉到行動裝置,感覺是一個簡單的事情,反正所有的行動裝置都有瀏覽器,就直接用瀏覽器打開網站不就完成了嗎?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簡單,對於行動版本的瀏覽器而言,通常不支援flash的格式,因此影片的播放必須走HTML5的格式。 考量到行動裝置的螢幕尺寸不同,一個好的APP還必須考量到不同大小的版面安排,讓使用者能夠清楚的看到文字與圖片內容。此外,行動裝置的無線網路頻寬與電量也是一個問題,因為必須隨著當時行動裝置的連線狀態調整影片的格式。 在下述內容中,我們將分兩篇文章介紹Coursera、Udacity、edX、Udemy這在行動裝置上的發展。 我們先從 edX 談起。edX在行動裝置上的發展較其他MOOCs平台來得慢,目前只提供部分的課程在APP上存取,同時,edX只提供Android平台的應用程式,且該程式是為了手機而設計,對於平板的使用者而言並不友善。 圖一、edX手機版的介面。 上面三張螢幕截圖是edX在Android上的介面,所使用的裝置是Nexus 7平板。在進去edX手機版後(圖一左),介面會顯示目前所修的課程,也可以查詢edX手機版支援那些課程。點入課程後(圖一中),則分成三個頁面:Courseware、Announcement和Handout,分別是課程影片、課程公告與課程講義。課程影片(圖一右)將會下載到行動裝置,並可以選嵌入式撥放或是全螢幕撥放。 edX手機版只把基本的課程影片和文字訊息帶到行動平台上,其他像是虛擬電路圖等特色工具都不支援,同時,在介面設計上留有過多的空白,許多說明都直接連結至edX網頁,這些缺點顯示edX手機版仍有巨大的進步空間。考量到Google和edX在MOOCs領域的合作,總覺得,edX手機版應該要更加進步。 和edX手機版相比, Coursera 行動版就顯得友善許多。Coursera行動版的介面,不但能根據手機擺放的方向自動調整版面,同時,